服务热线全国服务热线:

18953388586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新闻资讯

辽宁日报:铁岭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高水平发展之路

发布时间:2025-05-01 04:29:59 新闻来源:新闻中心


小型磨面机

  铁岭是传统农业大市,也是传统能源大市,如何转型发展的问题一直摆在桌面上。

  近年来,铁岭市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大力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

  在不断做大经济总量、增强发展活力、增进民生福祉的同时,铁岭市还立足生态优势、资源禀赋、环境优势,不断从习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中找理念、找思路、找方法、找举措,持续探索符合地区实际的发展道路。

  在培育壮大新动能上,铁岭市紧跟时代浪潮,紧盯政策机遇,统筹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培育壮大,以发展思路的创新性、前瞻性、实效性,谋划推进工作的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提振全市党员干部的发展信心,改善外界对铁岭的发展预期。

  在优化营商环境上,铁岭市以规范政府行为、转变政府职能为着力点,努力创造更加公平的市场环境,用政府行为的规范性、稳定性、可预见性,不断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的活力和潜力。

  如今的铁岭,以“两电一煤”为代表的传统能源产业正积极抢占新能源消纳新赛道,由玉米、生猪支撑的两条超200亿元传统农业产业链不断补强拉长,以贵鑫环保、新华阳伟业为代表的科技型企业群加速发展壮大。

  而随着外界预期持续向好、资源要素集聚涌动,一条符合铁岭实际的高水平发展之路也日渐清晰。

  【2023年,两家企业因为生产需要,都在厂区内建设了两个巨大的球形储罐。一对是亮银色,用于储存从工业尾气中捕集提纯的二氧化碳;一对是绿色,用来储存由风电制取的氢气。

  一年后,这两家企业陆续投产,其在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上的意义也逐渐显露出来,这4个球形储罐就成了铁岭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培育壮大的标志。】

  3月3日下午,位于调兵山市化工园区的恒业气体(辽宁)有限公司厂区内,停车区几辆运输液态二氧化碳的罐车正等待充装,成品储存区两个巨大的球形储液罐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作为我省首家拥有食品级资质的二氧化碳生产企业,恒业气体自去年下半年正式投产以来,就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形态趋势,当年实现出售的收益2000多万元。进入2025年,市场需求更加旺盛,现在企业是24小时满负荷生产,10台运输车辆不间断送货。

  说到这样的发展势头,就必须提到与恒业气体一路之隔的国投生物能源(铁岭)有限公司。这是一家将农产品加工转化成生物能源和其他生物技术产品的企业,目前投产的年产30万吨燃料乙醇项目以玉米为主要的组成原材料生产燃料乙醇、高蛋白饲料和玉米油。

  作为恒业气体的上游企业,国投生物生产的全部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尾气,则作为原料气通过管道直接输送到恒业气体的捕集装备。

  有了可靠的原料气,恒业气体就可以以先进的捕集、净化、提纯技术,生产出纯度达到99.995%的二氧化碳产品。据总经理侯娜介绍,恒业气体生产的二氧化碳产品可大范围的使用在油田液相驱油、工业焊接、冷冻装配、液晶显示板制造、碳酸饮料生产、海鲜水果保鲜运输等生产和服务场景,在市场上备受青睐。

  作为传统产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典型代表,恒业气体项目的投产,进一步拉长了铁岭玉米产业的链条。作为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培育壮大的代表,辽宁华电铁岭风电离网储能制氢一体化项目顺利进入商业化运营,标志着铁岭市在新能源消纳赛道率先实现了抢点布局。

  在位于铁岭县的辽宁华电铁岭氢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厂区内,两个巨大的绿色球形储气罐格外醒目,就是在这里,成功制出了我省的第一罐绿氢。

  厂区的墙外就是氢气充装站,绿氢通过管束式集装箱运输车运往省内各地。去年6月,夏季达沃斯论坛期间,这里生产的绿氢直供大连,为服务论坛的氢燃料电池车供应绿氢。去年9月,随着沈阳首家加氢站正式投入运营,这里生产的绿氢又直供沈阳,持续为宝马绿氢燃料卡车提供燃料。

  这两家企业只是铁岭加速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一个缩影,在4个球形储罐背后,还有一批这样茁壮成长的好企业、好项目。

  在调兵山化工园区,与恒业气体相邻的安琪酵母(铁岭)有限公司,同样是一个玉米加工副产物高值利用的项目。公司以玉米酒精糟等作为原料生产功能性酵母蛋白原料,2024年投产后,当年就实现产值6900万元。作为一家致力于向微生物要蛋白的企业,安琪酵母投产的更大意义在于,公司制作的高品质生物发酵蛋白原料可替代鱼粉、豆粕,成本上的比较优势将带动周边几十家饲料企业加速转型,逐步提升铁岭饲料产业的竞争力。

  辽宁华电铁岭风电离网储能制氢一体化项目,是铁岭结合自己实际在新能源消纳赛道的前瞻性布局。

  开辟了新赛道,就打开了发展的大通道。现在,铁岭市的重点新能源产业项目已形成阶梯式发展矩阵。昌图融科科技有限公司储能装备制造项目、明阳新材铁岭县风电新能源装备智造项目拔地而起,都已进入内部装备和设备入场阶段;吉能开原压缩空气储能项目、国家电投昌图200兆瓦共享储能电站项目、调兵山45万千瓦风电制氢耦合绿色甲醇一体化项目也加速推进,今年将全部开工建设。

  【80米,从中德大街地铁站出来,走进铁岭(沈阳)飞地创新中心,距离只有80米。这也代表着,与铁岭企业签约的科学技术人才,只需步行80米就能进入自己的工位。

  率先在沈阳建设离岸飞地创新中心,尽最大可能帮企业拉近与沈阳科创资源的距离,铁岭市用80米的细节,展示了服务企业创新发展的鲜明态度。】

  3月4日下午,走进位于沈阳市铁西区的铁岭(沈阳)飞地创新中心,一期3000平方米的运营空间,犹如窗外的早春,还处于酝酿蓄势阶段的宁静中。铁岭县科技局局长高伟群刚刚送走一批前来参观的客人,此时正与在铁岭县挂职担任副县长的博士后张睿敲定第二天的一项宣讲活动。

  为何建设离岸创新中心?高伟群直言:“我们在发展中遇到痛点了。到企业调研的时候,很多企业负责人都反映招不到人,尤其是企业急需的科研人员。”

  创新离不开人才,人才离不开区域。要想帮企业解决科研人才紧缺的问题,就必须直面铁岭市对高品质人才吸引力不足的现实。而相邻的省会沈阳,无论是城市基本的建设、公共服务,还是文化氛围、科研资源,对人才都有足够的吸引力。在市委、市政府的全力支持下,铁岭县要在沈阳建设离岸创新中心的动议,很快就变成了具体行动。

  而选址沈阳市铁西区,则是看中了这里的产业优势和人才优势。高伟群说:“县委、县政府要把这个中心打造成一个产业交融、技术交融、成果交融的平台,实实在在地解决铁岭县企业产业链条短、产业形式单一、科研成果转化率低、人才引进难等问题。”

  创新中心的成立直指企业的发展痛点,得到了企业的积极回应。春节过后刚刚投入运营,就有6家企业入驻,其中有3家铁岭企业直接把研发部门设在了这里。

  科学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政府部门并不直接参与,但要服务企业,为科学技术创新营造良好的生态、提供适宜土壤。近几年,铁岭市把科技创新作为实现高水平发展的加速器,全力帮企业破解技术难题,提升市场竞争力。

  在2月21日召开的铁岭市工业和科学技术工作会议上,作为院地合作成果转化突出的企业代表,铁岭贵鑫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卫被请上主席台。

  在发言中,吴卫喊出的奋斗目标直接引发了会场的热烈反响,“贵鑫环保要在2025年实现产值5亿元、净利润0.8亿元;2026年要冲刺产值10亿元、净利润1.5亿元。”

  而支撑这些目标的就是科技的力量。2024年,借助中国科学院过程研究所强大的科研实力,贵鑫环保攻克了长期困扰企业的技术难题。如今,投资1.1亿元的镍铝粉分离装置、投资8000万元的脱硝催化剂回收装置都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中。今年4月,总投资3亿元的钼钒高端材料深加工项目和中试实验平台项目也将开工建设。这些新项目投产后,每年将给贵鑫环保带来5亿元以上的新产值。

  不仅仅是贵鑫环保,得益于科技部门的精心策划和推动,近几年,铁岭企业与各高校、科研院所的对接活动十分频繁,联系也愈加紧密,仅在2024年就有辽宁天宇胶业有限公司等十几家企业与中科院过程所进行了科研合作,部分合作项目将在今年进入产能释放期。

  为进一步推动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科研合作,强化科学技术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层次地融合,今年铁岭市将组建一支科技经纪人队伍,常态化收集企业的技术需求,为公司进行更精准的服务。

  【铁岭市公共服务中心门前有一个小型停车场,多年来长期处在先到先得的无人管理状态,47个停车位经常被中心和周边的工作人员占用。

  2023年夏天,中心在停车场入口处安装了升降杆,挂上了“群众办事专用停车场”的牌子,此后,只有前来办事的市民才能把车开进停车场,并免费停车。

  由于不能把车开进停车场,个别工作人员甚至打市民热线投诉,但中心顶住了压力,两年来一直坚守着自己定下的规矩。】

  3月5日早上8点半,当周边的公共停车场都处于饱和状态,铁岭市公共服务中心的停车场才开始忙碌起来。有车辆靠近入口,保安员杨凤山都要问一句“办什么业务?”一听是中心的服务事项,他马上抬杆放行。

  “刚开始,总有工作人员要进来停车,不让进就投诉,先投诉我们保安,再投诉服务中心。后来市长批示了,说这个停车场就是给办事群众用的,我们的腰杆儿硬了,咱这是为人民服务。”说起这些,杨凤山一脸骄傲。

  过去几年,铁岭市从停车、这样的身边事抓起,把群众、经营主体办事过程中遇到的堵点问题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点,一项一项地进行微改革、微创新。

  铁岭市银州区哥伦布魅力城小区部分房产因抵押问题,导致住户在办理房产证时受阻。铁岭市不动产登记中心主动作为,联合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葫芦岛银行、银州区住建局、维修基金管理、税务等多家单位共同攻坚。周末也正常推进,3月1日,周六当天就有41户居民现场拿到了房产证。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尤其在面对闲置资产盘活利用的问题时,昌图县委、县政府敢于担当,把困扰发展的瓶颈问题摆到台面上,规范化处置、阳光下操作,确保了多个重点项目的有序推进。2024年,昌图县重点推进的100个投资500万元以上的项目,实现100%开复工。

  符合政策规定的常规事项,真心实意去办,能在当天办的决不拖到第二天;有政策瓶颈的个性化问题,以改革创新的思维去办,并形成制度创新成果。对那些在困难面前敢于担当,善于用创新思维处理问题的党员干部,铁岭市委大张旗鼓地表扬奖励、提拔重用,而对一些习惯于找文件、找条文说“不行”的干部,则坚决按照领导干部能上能下的规定调整优化。

  在鼓励基层创新的同时,铁岭市还针对营商环境建设中长期存在的“堵点”“痛点”,一些有关产权保护、市场准入、社会信用和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的体制机制问题,安排部署了一系列改革举措,扎实有序推进。

  从依法行政做起,从提高办事效率做起,从不折不扣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做起,铁岭市紧盯政府这只“有形的手”,全力破除体制机制上障碍,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坚持“项目为王”,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盯着项目干,全力以赴扩大有效需求。

  ●以上率下抓招商,围绕“五个基地”延链强链,全年落地亿元以上项目130个,实际到位内资增长10%以上;

  ●专班推进上项目,实行重点项目“五个一”包保和季度拉练评比,全年开复工500万元以上项目700个;

  ●紧盯政策争红利,以二手商品交易、退役光伏风电设备循环利用等为重点向上争取政策资金。

  ●实施“工业强市”战略。聚焦“8+2”产业集群,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培育,加快“智转数改网联”;

  ●实施“文旅兴市”战略。挖掘释放铁岭二人转、小品小戏等资源优势,做优“两湖两河”文旅消费集聚区,打造“一域一特色”品牌;

  ●实施“环境立市”战略。成立6个环境建设专班,明确106项具体举措,开展政务服务“不说不”和柔性执法专项行动。

  ●兜牢民生底线项民生实事,推广“三名工程”“五育并举”教育经验,实施卫生健康“强基行动”;

  ●守牢生态红线。持续做好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分级分类分区域补齐生态环境领域短板。

  紧扣新时代“六地”目标定位,聚焦铁岭“五个基地”建设,以奋进姿态打响攻坚之年攻坚之战。

  ●城镇新增就业1.2万人,发放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4亿元,1.9万名脱贫人口实现就业;

上一篇:我国海洋大学董双林教授团队在可继续水产饲养研讨范畴获得的重要开展!

下一篇:燃料乙醇、乙醇汽业发展前景